文明的路径 - 从摩西出埃及与商朝(青铜器和甲骨文)到古以色列 - 北国和南国(希伯来文)与周朝(BC722编年史)和
希腊化时代与汉朝 - 形成通识教育和传统节日与文化模式(道-儒家与祭司-文士),从欧亚民族大迁徙到东印度公司和西伯利亚铁路 - a-唐代(医学教育)和宋朝与b-意大利(大学)-英国纺织技术,明朝与日本(江户)-荷兰和法国绘画艺术,形成了以色列-环地中海与欧洲(莱茵河畔-北海)延伸到c-环太平洋-中国的文明形态。
地理探险之前是自然经济,中国(华夏神话和祭天)有领先的手工业,从知识储备和技术积累到欧洲的科学诞生 - 理论建构,从源头开创前沿学科和开拓尖端技术与科学中心转移,形成了发现与设计的科学,从机械与化工和电气与电子到生物工业,发展到美国(梭伦-摩西-孔子)与英联邦-欧盟与以色列-新加坡与东亚(中日韩)的经济模式。
文化发展带来体制设计 - 决定了社会阶层的群体类型与财富来源,工业化对资源需求,塑造了不同区域的经济类型分化,从资源分配的经济模式转型升级到创新驱动发展 - 潜能发挥和升迁机制的人才聚集效应,从源头开创前沿学科和开拓尖端技术,具有领先优势和竞争实力。
系统与合成生物学 - 1991-1997年Bj.Zeng发表系列文章,论述了a-实验与系统方法的二维度科学和系统医学(与药学)体系,b-人工智能与基因工程结合的太阳能-生物电子技术,c-城镇化网络与城市群规划的经济模式,包括,人工智能与生物技术之间双向的交互发展 - 人机衔接一体化,生命机理的软件和有机材料的硬件,人工设计的细胞,并将带来第3次机器革命 - 生物计算与基因技术整合的有机(organic)机器人。
在中国Bj.Zeng提出(1992-1995年)和在国际倡导(1996-1999年组织国际会议与筹备协会)的学科交叉与偶合模式 - 生物系统(bio-system)科学与工程,系统理论和实验技术与计算方法的生物系统模型和人工生物系统工程设计,从微环境生态与细胞的分子网络分析到工程细胞的人工设计,2000-2003年系统与合成生物学概念共识形成,2012年欧盟举办国际系统医学大会和成立组织与协会 - 并2015年在瑞典举办夏季学校高级讲座。
-
| |
Bj.Zeng的探索 - 发现与设计(BSSE)- 1983-1986年结构论和2013-2019年4轴心时代与4世界理论,1991-1992年城市群与地缘文化学分析,2003-2006年道德经济学 - 理性与非理性的文化类型,预测2009-2016年国际化的经济危机,从大航海到大航天的文明转型(幻象诗与显现绘画) - a-天文观测与地理探险,b-医学发展与生物考察,c - 物质-生命-人工科学的理论综合和技术会聚与地外星球的生态设计。
1991年论述系统科学和人工智能与基因工程整合的太阳能-生物电子学设计,1992-1997年提出系统医学 - 系统遗传学与系统生物工程(合成生物学 - 工程模型方法的生物学),自然与人工的泛进化理论和生物系统的图论与网络拓扑学分析,工程生物和输卵管生物反应器与细胞仿生工程 - 基因片段组装合成与细胞连续突变筛选方法。
1996-1999年组织国际会议与筹备协会和建立网站 - 引用1968年系统(理论)生物学与1910年合成(化学)生物学词汇的相关文献,转换到可具体实施的生物系统科学与工程(BSSE)偶合模式 - 生物系统理论(数学)与系统生物技术 - a-实验(分子)生物学与b-计算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整合,细胞分子系统与通讯网络的人工生物系统(NIBE - 纳米-信息-生物-电子技术会聚)设计。
2007-2012年分析4次科学革命与4次工业革命,细胞发生动力学和神经元计算机与有机(organic)机器人 - 微流控芯片上的细胞纳米机器设计,生物医学模式转换到社会-心理-生物与工程医学。
2020-2023年探讨脑科学与合成神经遗传学,未来 - 生物系统进化的机理与人工生命机器的设计,包括,a-细胞通讯与分子网络分析,b-神经元与神经回路设计,c-工程细胞的装配合成 - 自动化实验室与生物制造的机器化与标准化工业流程。
附 - 生命科学的无尽前沿 - 理论与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