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论]->[结构论]
结构论 (STRUCTURITY - PAN-EVOLUTION THEORY)

泛进化论 - 关于从宇宙起源的奇点发展到人类现代文明的整个历史过程的理论(广义大爆炸理论)
- 生物系统的机理与设计

曾邦哲


世界本原不是同一,也不是对立,还是差异。1、恒在公理:宇宙是实在的总体,最高的自同一。2、存在公理:相对独立的存在是彼此相差异。3、演在公理:实在的自同一、相差异不是彼此绝对的孤立,还是互反对立。

泛稳定原则:差异的存在是相对差异的自同一,称为存在的稳态。泛互作原则:差异与同一对立而同一,对立与差异同一而异化称为互作变化。泛结构原则:不可绝对相差异,又处于一定的相互间断和关联称为系统的结构。物质实在与心灵符号是蕴含与显现对应的实结构与形结构系统。感觉、知觉编码物质、时空的符号表象。记忆、思维对符号的实在信息、组织蕴含释意。情感、情绪对实在与符号的能动、运动感应。大脑生命活动是符号与实在转换之中介。泛相对原则:时空差异、变化的因素构成感官刺激,本底因素是感受阀参照系。泛组织原则:神经元、网树状分叉构成信息的扩散、整合构造层级。泛惯性原则:有赖于经验的整个刺激模式的基本要素不变关系是心灵稳定性的原因。

从夸克禁闭到大脑转换、宇宙永恒构造结构同构层级系统。从微系统到顶层系统的整体称为构体。组元构成系统,系统层积组成构体。系统在互作中幅射、离散、解体的称负稳态,在互作中吸聚、同化、凝结的称超稳态,在互作中选择、组构、变易的称协变态。1、相容性原理:同一系统不能同时处于不同空间,不同系统不能同时占住相同空间。2、适存性原理:系统组元从少到多构成最简单稳态结构和最复杂负稳结构,定组成构体结构层级有限,系统结构组元容量有限。3、波动性原理:系统制约组元、集群变化难于组成变化,组元互作调适而构成系统,组元间扩散与集合的波动性构成系统的涨缩脉动。4、交汇性原理:系统间互作、交汇而组元间重组构成同层系统。5、协变原理:系统制约组元变化,组元协调构成系统,系统的协变是组元间结构位变化而系统结构变化。

组元游离态与结合态交换而结构不变是系统结构稳态。同一是对称、守恒的自在(差异的稳定、惯性),对立是互作、转化的它动(运动、变化的相对),差异是破缺、演变的分叉(相对、稳定的变异)。构体间交换子的层次形成互作层次间独立性,系统间同质互作而向四周传递和向两极转换成异质互作。结构演变是同层、异层系统间结构转换,是构体的组织度或信息量的变化。吸聚自构系统结合与扩散统一构造圈层、旋涡的吸引结构。生长自构系统选择与随机统一构造分叉、三角的生长结构。符号结构跨越实在结构的时空而自由组合是人类思维的本质,认识是对形结构显现的实结构蕴含破译。人类认识对象世界Ao称隐宇宙,人类知觉世界Ai称显宇宙是认识孔界。Ao质结构与Ai形结构同构吻合即真理。

结构逻辑揭示了结构本原自在同一、稳定、统一的系统性,构造变易及本原结构对立、互作、分叉的创造性,结构层级及相互转换、等价对应的同构组织全息性。整合律:组元协同整合为系统、系统结构协调组元;调适律:组元、系统互作而形态结构适应改变、趋向系统稳态;组构律:组元组合而层级分化、组元分化而结合成系统整体。

(第六届全国科学哲学会议文集,河南新乡1993年)
(结构论 - 泛进化理论,1993年武汉科学哲学与逻辑国际会议 - 1994年北京图书馆,第22届世界哲学大会 - 科技创辉煌·学术经典,2008年国家行政学院音像出版社)


Biosystem Philoso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