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系统哲学

[结构论]->[社会论]

社会论(On Society)- 文化与行为

曾邦哲

引言,上篇、人类的动物属性:一、遗传与心理的互动 - 性选择;二、群体进化与行为模式 -攻击与防御

下篇、人类的文化属性:一、肉体与灵魂的互动-价值观;二、社会组织化与行为 - 阴谋与道德,结论。

引言:

    从宇宙的自然演变到人类社会和精神文化的发展,物体、生物和信息三因素的同构发生系统形成了自然界物理、生命和人文科学、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教育结构,以及文化的科学、宗教和艺术体系等。“结构论”是实在论,“精神论”是知识论,“社会论”是人性论。人类是物质、生命和心灵的综合体,是自然与文化客体的中介,是生物和精神双重属性的统一体;因而,决定了人性是光明与黑暗、伟大与渺小的混合。人类的个体与群体间的互动关系导致了人性的自我、协调与规范。人本的实质不是人性,还是道德和法律对行为的调控与限制。天、地之间的人,当从氏族社会发展到国家形态时,演变出了不同的民族和区域文化。在东方和西方对人群规范的系统化产生了不同的组织化方式,就象艺术的形态与节奏体现在希腊、华夏和犹太、印度对绘画与音乐体系侧重的差异上。生存的环境、生物遗传和文化背景交叉影响着民族和个人的性格,形成个体和民族与社会互动的行为多样性和统一性,以及人类的自然与文化双重属性。

上篇、人类的动物属性

一、遗传与心理的互动 - 性选择

    人类是生物界最高级形态,是肉体与心灵相互作用的二元统一体。动物也有遗传与心理的两方面,但是不存在人类的高级行为即创造性 - 对文化的发展。动物界只存在本能性的行为和社会。性选择的行为影响动物个体的遗传重组,遗传的个体组合性又决定动物的神经系统而影响个体的性行为;这是一个基因与神经相互作用而导致动物界发生演变。动物的神经内分泌信号调控基因表达,基因调控决定信号传递系统;因而,生物个体的形态发育、染色体的重组也是一个遗传与行为的双向作用动态过程。生物基因组的进化是基因的变异与重组的建构过程,行为模式的刺激和基因程序的调控决定动物神经系统的发育与功能。同样,植物界的行为,包括植物界的花粉传媒和种子传播也是与遗传互动而导致生物遗传演变的过程。

    人体是由物质构成而又不断地与环境的食物进行新陈代谢,从而物质不断更换但保存人体和心灵的信息一贯与统一性。生命体是应激、代谢和繁殖的功能全息性和个体与细胞、基因组的全息性。染色体上等位基因文库的巨大可能性重组决定了个体的特性。二十四条染色体(男XY,女XX)的基因组的人种 间通婚性使人类具备一致的行为模式和相通的心灵世界。人类的生物属性使人性既有爱对生命发展的本能,也有恨对弱肉强食的本能,从而体现为生与死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活动。有性繁殖是一种基因组构造性的自组织化系统,两性的结合与竞争行为导致了个体的遗传重组的创造性与多样性。人类的根本痛苦就是孤寂,因而有爱的生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爱是结合和融汇的力量,也是文明创造的源泉。

二、群体进化与行为模式 -攻击与防御

    生物体进化从单细胞到多细胞发展。动物从小型、大型个体到中等大小却社会群体化的演变。动物界的蚂蚁、狼群都是群居生物,具有很强的生存力。无论是对生存资源的食物和异性都体现为个体间竞争与群体间合作的人类行为模式。个体与群体是人类在自然界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方式,从个人到家庭、从家庭到社会的协调是生存的基本前提。在动物王国里,有性繁殖、群体捕猎、工具创造使人类还不是狮子能从原始社会走向文明社会。

    地球资源的变化、人群的发展以及战争的输赢使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决定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反过来又导致生存资源的更大变化,形成了一种循环。当人类文明发展使知识和技能成为生活质量高度标准时,也就是人对价值观发生分化时,人群的行为可能是发展精神与社会价值或仍然是人体的生物性发展;因此,低文化群体的人口发展又将降低和限制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

    男、女的爱与恨是人类社会自组织化的原始形态,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以及人口的增长是系统的开放性。动物界的群体行为既发展了性选择方式,也发展了个体对群体的牺牲与保护行为,以及动物界的领袖组织化行为。人类在神经系统高度化后,性形为也就发展到爱情的性爱和情爱两个方面的综合。性爱使肉体生命得以延续和个性得以创造,情爱使对心灵的要求而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和精神的延续。情爱是权与利的交战中心,是文化创造也是生命毁灭的力量。

    生物的细胞构成个体结构是应激反应的协调、个体构成社会是行为的监督、适应,这是生命的反馈调控机制。失去了应激反应敏感性的个人是缺乏生存力的生命,因为感觉不到痛苦,就不能避免对生命带来危险的因素。从本能的应激发展了行为的防御与攻击性,动物的应激系统-即神经系统的低级,只有肉体的撕杀和本能的社会仪式化行为。人类在猎食行为和繁殖行为中,以及在部落间争夺资源中,发展了有效群体的社会组织化,产生了家族、氏族和精神首领。人类的社会和精神的追求摆脱个人名利,而带来了对民族乃至人类永生的探索。

   (仅供学术探讨,29/04/04)

[下一页]

© SysBioE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