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s Biology and Bio-Engineering

医学发展史
- 医学与生物学研究 - 分析与思考问题 - 1-综述与理论,2-实验与机理,策划与设计方案 - 3-技术与产品, 4-管理与临床。

  • 一万年前农业起源,五千年前城市形成,文字符号和货币发明,走向知识化社会,从以色列-环地中海和欧洲延伸到环太平洋-中国与四大湾区的城市群发展模式,并将进入文明转型升级 - 高道德水准和技术高度发达的跨星际文明。
    从摩西出埃及与商朝到古以色列与周朝,从印欧民族迁徙到希腊化时代,奠基了古典文明的理性宗教和实践与思辨哲学,形成了史学传统与通识教育。
    汉朝开启丝绸之路的商业模式,在宋朝和明朝,发展了人文哲学与文学思维,查理曼掀起加洛林文艺复兴,从意大利到英国和莱茵河畔,形成了科学哲学与法学思维,从大航海到大航天时代,手工业传统的工程模式转换到受控实验与机器化工业 - 机械化、数字化和有机化的三次机器革命。
    从唐朝医学教育和中世纪的大翻译到意大利建立大学,近现代科学方法论的建立,从实验医学发展到系统医学 (1992-1994年) - 结构论系统合成生物学(1996-1999年)研究范式,及其循证医学与精准医学临床模式。
    从大航海到大航天时代,想象力的创造与严谨的逻辑推理和探险精神,建立在机器自然观和数学原理与工程模型的受控实验方法基础上,从科学 - 客观求证到工程 - 审美设计,成就了世界科学中心的特征 - 开创前沿学科和开拓尖端技术,并引领生产力的创新(innovation)。
    走向知识化社会的发展 - a-古典文明和理性宗教与通识教育 - b-中世纪的哲学与手工业工程模式 - c-大航海与实证科学和机器化工业 - 4次科学革命与4次工业革命和纳米-信息-生物-电子技术会聚 - a-社会-b-心理-c-生物与d-工程医学模式 - d-大航天与外太空城市设计 - 技术孵化器,成为科学发展与产业创新之间的转化机制。
  • 中国科学发展 - 经历洋务运动一百年(1861-1961年)和改革开放(1978年-至今)的引进模式,转型升级到创新驱动模式,诞生的原创(origination)成果,包括 - 1-青蒿素的药物发现(1972年),获2011年拉斯克奖和2015年诺贝尔奖(苏新专和米勒的推荐);2-系统医学和系统遗传学与系统生物工程(1992-1994年)的学科体系提出,并转换系统(1968年D.Mesarovic)与合成(1910年S.Leduc)生物学到生物系统科学与工程(1996-1999年)偶合模式。
    - - Systems Biology and Synthetic Biology
  • - Bj.Zeng阐述的系统医学体系:
    1-1991-1999年 - 结构论和图论与网络拓扑学方法 - 系统遗传学与系统生物工程 - 输卵管生物反应器与细胞仿生工程和人工智能与基因工程整合的太阳能-生物电子学技术 - 系统与合成生物学的生物系统科学与工程偶合模式 - 实验与计算生物学方法和人工生物系统的工程设计,以及2-2008-2010年神经元计算机与有机(organic)机器人的细胞纳米机器设计 - 3-1991-1992年城市群与地缘文化学 - 2003-2006年《星际情殇》和幻象诗与显现绘画 - 2013-2019年论述4轴心时代与4世界理论。
    注 - 1999年建网站,引用了1910年合成生物学和1968年系统生物学词汇来源的文献,2008年发表的论文引用了1992年系统生物医学词汇来源的文献。


    International Union of Transgenics (IUT)
    - Return WABSE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