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AND PHILOSOPHY OF BIOSYSTEM |
[结 构 论] ->[泛进化论目录]->[曾邦哲: 结 构 论] |
三、文化的进化与人类的未来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氏族社会是大家庭。人口增长、家庭小型化,导致了社会的分工、分层级的演变。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从图腾到庙宇、城镇、宫廷的组织形态。宗教对文化的保存和传播,从寺院发展出学校,从僧侣发展学术,从术士产生工匠。政治从酋长到军事将领、科技管理的统治形态。语言、文化发展,社会的经济、意识、政治子系统相互影响,导致新子系统形态,形成社会结构开放、循环运转的文明进化-文化轮。从宗教信仰到理性科技时代发展,封建的管僚、军事管理体制转换为工商的法律、股份体制。思辨的传统与实践的传统结合诞生了科技的传统。战争与和平是文明的摧毁与重建,交融传播与独创发展的交替。战争是社会的暴力型调控,投资是经济的渗透型调控。文明从尼罗河、两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起源,经历了石器、铜器、铁器文明到蒸汽、电子、核能的能源文明和电讯、电脑、基因的信息文明。分工而协作,交流而结合。从交换到集市、从城镇到国家是社会系统的自组织化结构分层发展。生命创造、文明进化,就是交流与分隔、竞争与合作的遗传基因、文化“览母”的多样化重组、演变历程。 3.1、人工生命系统 自然进化到人类文明而发生质的变化,就是文化进化和人工进化。作为文化载体的人类大脑的信息自组织过程成为进化的主体,使客观自然不断向人化自然转化,人造物体和文本已作为一种自在的知识客体存在,人的诞生与成长由所生存的文化客体、人化自然所决定。作为生物的人类是文化的载体和工具,人类的冲突是文化的冲突。人体和生物、非生物的自然客体因文化的进化而被改造。人类自身的改造已变成了一种文化形态,文化进化逐渐取代了生物进化。遗传工程、仿生工程将在未来导致机器人和工程生物时代,构成人工进化过程。人类经由人机器化(人体器官机器相嵌)、人体基因工程改造与机器人化(智能机器)而成为人类的创造物走向新一代人类。非生物被它构(它组织)成具生物特征的物体,生物机体被它构为非自然进化的形态,人工生命的发展和改造的人体出现将使主体与客体界限模糊。生物工程的最高境界将是人机一体、装配生物机器(有机材料)的生物社会(Bio-Logic)时代。 3.2 民族文化的世界化 文明的演变、发展是模式传播、交汇创造和同构渗透的文化建构过程。地球极地寒冷、赤道炎热,人类文明诞生于北半球温和的南部(约北纬25-45度)。地中海、加勒比海、东南亚沿岸的复杂地形是物质、能量、信息交汇的复杂、多样性区域。全人类都来自非洲,文明从一个地方起源,人类不断迁移 ,经历文化的分化、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人类文明从尼罗河(埃及)、底格里斯-幼发拉底河(巴比伦)和印度河(印度)流域诞生, 后起的是克里特岛(爱琴海)、黄河和长江流域。农耕、渔牧文明产生于土地肥袄、交通交汇的河域和海岸。中国黄河、长江流域(陕西、河南、山东、四川、湖北、安徽等)及沿海(河北、江浙、福建和广东等),澳洲南海岸,欧洲莱因河、罗纳河流域,北美洲五湖区(从魁北克到芝加哥)及密苏比河流域(从圣路易斯到休斯顿、新奥尔良)以及河、海交汇的海岸(从波士顿到里士满、从温哥华到落杉矶)构成文化发展的城市群系统。新文明酝酿于文化的交汇地带,向周围传播发展。古人创造的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融创造了本体文化。科技文明从意大利文艺复兴开始,经英、法、德等国的发展,向美国、澳洲 、俄罗斯(源自蒙古钦察汗国的莫斯科公国)、南美和日本、韩国、中国、印度等的传播。 公元前约五百多年的同期,希腊发展了古典哲学,在波斯大流士时期的犹太教(开封犹太人的汉族*化)得以完备,印度河上游诞生了佛教(传入中国后被汉文化所融汇),华夏进入了诸子百家的古典文明时期。 波斯、印度种族源自黑海、里海,是雅利安、蒙古利亚的混学人种。无论是雅利安字母文字、闪米特的楔形文字,还是蒙古利亚的象形文字,都可能起源于人类最早的苏美尔文明。中国(The Middle Kingdom)汉文化的新年等很多习俗与西方和中东的传统相似,可能与古以色列失去的部落有关。古希腊的赫拉克特(逻各斯)、毕达哥拉斯(几何)和色诺芬尼(神)的哲学,形成了欧洲哲学的柏拉图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经验论两种传统。希腊自然哲学的最大成就是德克利特的原子论、希波克拉底医学的还原论和欧几里德的几何学范式。古华夏的老聃("巫"传统,宋国)、孔丘("史官",鲁国)、墨翟(宋国)的实践哲学,以及 法家(刑鼎、行政,晋国)、兵家和技术(工匠,如铜镜、小孔成像、磁石和音律等)的传统,神话、诗辞(楚国)和稷社、方术(齐国)的精神意识,形成了中国的孟轲儒学、庄周道学的主体哲学和文化传统。华夏的人文、有机哲学的最大成果是周易学、扁鹊医学的整体论和刘微的九章算术的典范。犹太人的宗教与希腊斯多葛哲学、文化结合,佛教(魏晋南北朝)与华夏文化、道家哲学结合,基督教的传统与阿拉伯文化(公元七世纪)结合,产生三大世界性的宗教,人类文明从共同的起源走向了民族文化时代。 经丝绸之路,犹太人往来于东、西方对民族文化的翻译、传播和交流作出了贡献。 在中国进行了民族(犹太人及西域“五胡”等)的同化。在阿拉伯的多民族世界,导致了欧、亚文化的相互交流和欧洲的文艺复兴、地理探险和天文学、医学革命。华夏实践理性与希腊思辩哲学的结合,酝酿了自然(牛顿)、社会(孔德)和精神(冯德)的科技传统,诞生了近代工业文明的模式。从宗教改革、实验科学、人本主义到抽象艺术、系统科学和科技工业,人类文明进入了信息化、全球化世界和对世界各民族文化遗产的综合时期。工业文明越过大西洋在美国进一步地熔炼了欧洲各国及美洲、非洲、亚洲等文化。二战的结束,联合国的成立,中国成为创始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当代人本和科学的哲学主题是人类的创造与解放,也就是生命创造和文化创造的解放。亚洲的经济崛起,中国将承担起亚太地区经济与文化发展 、促进全球化文明发展的责任。在国际化经济与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中,中国的汉文化(儒、道家)将与西方的文化(从近代到如今都在吸收中国的思想与技艺)相结合、统一和发展 。西方的社会困境,需要依靠东方的智慧才能摆脱,东方文明的沉落,只有移植西方文明的成果才能崛起。 3.3 文明的进化、演变 人类文明可分为几个时期:1期,前宗教时期,艺术起源,发明了文字、交通工具,细分为时代:A、原始文明时代,猿人采集、守猎进入农耕、兽牧石器时代。 人类出非洲,开始了农牧文明。氏族社会由母氏(古人)到父氏(新人)产生了神话、图腾、巫术构成的社会结构,发明了弓箭、石器、纺织,绘画、雕塑、图案先后形成。从尼罗河到黄河是共同的暗白人彩陶文明。新石器时代人种已分化。B、古代文明,金属器时代,农牧与工商分工,出现城市、国家。埃及(含族,象形文字)、巴比伦(闪族,锲形文字)、印度(雅族-蒙古利亚族,字母文字)和希腊(雅族,字母文字)、华夏(蒙古利亚族,象形文字)文明。后起的有中美洲玛雅 、印加文明、中非洲库什、班图文明(分别源自华北和上埃及)。从图案发展出符号、文字。发明车轮、帆船交通工具。工匠、君主、僧侣的社会结构,奴隶制。天文学、医药学起源。 2.期、前科学时期,宗教起源,发明了社会组织和建筑技术。C、古典文明,理性与技艺时代。古代以色列国北方十个部落(公元前722年)及南方两个部落 的部份,先后经波斯去了远东。希腊(爱琴海)自然哲学和力学、几何、音乐、工商、法制,原子论。华夏(长江、黄河)人文哲学和化学、算术、书画、农耕、武艺,周易学。印度和波斯(大流士时代犹太教)的灵魂、精神哲学、心学、三角、舞蹈、农牧,宗教。发明了建筑技术。出现了大学园、研究院、博物馆。学者(庙宇)、君主(宫廷)、工匠(庄园)社会结构。D、宗教文明,封建社会, 犹太宗教与希腊斯多葛哲学的结合,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的罗马(地中海)教皇统治。中华儒 - 道家哲学与佛教结合的大一统(自汉朝到清朝,及犹太的汉化)社会。阿拉伯伊斯兰帝国 的丝绸之路,东方、西方的文化交流。印刷、造纸、时钟、火药、磁针、算盘、透镜的发明。中国炼丹术与希腊炼金术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酝酿了化学实验、医疗化学。 3.期、科学起源,后艺术时期,发明了机器和通讯技术。近代科技和工业文明的诞生 ,东方文艺风格影响了浪漫主义和现代艺术。十九世纪,巴哈伊教的创立。E、地理探险,天体发现,矿物资源开发。 新理性文艺复兴,工业文明兴起。航海、摄影技术的发明。大学、科学院、图书馆、植物园建立,科学实验(罗吉尔·陪根)在冶炼实践中创立,数学、逻辑和哲学复兴。希腊、罗马的自然哲学、文艺与中国的人文、实践理性的东、西方的交流。意大利佛罗伦萨文艺复兴、德国宗教改革、法国人本主义、英国自然探险,热能(源自纺织业的竞争)、电能、核能革命。 发明了电讯技术。F、星球探险、生物资源开发,信息文明时代,非理性抽象艺术,火箭、电脑技术。科学革命与科学统一化,民族文化交融时代,世界语、联合国创立。社会(心理)生物综合医学、生物(化学)物理工业模式。从欧共体、北美洲(大西洋)到大洋洲、东亚洲(太平洋)大区域文化、经济圈。发展科技城、系统 科学管理、国家科技、信息网络的大科学时代。东方文艺、哲学、宗教的复兴,基督教的禅宗和道-儒家化,文化的结构稳态形成。 |
|